各病院动态
“白白胖胖惹人喜爱”
这是很多老一辈眼里孩子喂养得好的体现
然而
小朋友越胖并不一定意味着越好或越健康
肥胖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病”
有调查显示6-17 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11.1%和 7.9%
而肥胖儿童中有70%~80%会延续到成年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小孩出现身体及心理等健康问题
肥胖症是一种能量代谢的失衡, 导致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体重超常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同时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二、肥胖症的高危因素
(1)遗传因素: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2)生活方式因素:饮食、身体活动、精神心理及睡眠习惯等不良情况。
(3)疾病和药物因素:一些疾病以及一些药物的应用,均可导致体重增加。
(4)环境和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决定了儿童的行为方式与取向,进而导致易感个体出现超重和肥胖症。
三、肥胖症最终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1)血糖异常:肥胖程度越高,发生糖尿病前期和 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大。
(2)血脂异常:肥胖症患者常合并血脂紊乱,且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3)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中,超过 80%的患者为肥胖症。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年龄因素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6)生殖健康:肥胖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不育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
(7)心血管疾病:超重和肥胖症人群的 BMI 水平与整体心衰的发病风险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8)肿瘤:一些恶性肿瘤疾病在超重和肥胖症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增高。
(9)精神心理异常:肥胖症和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常相互影响。
(10)其他相关疾病:胆石症,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及脑亚健康改变均有相关。
四、治疗要从细节做起,从娃娃抓起
(1)行为心理干预:肥胖症不仅是病理生理问题,而且与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因此,行为与心理干预在肥胖症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2)运动干预:主动运动是肥胖症运动干预的重要措施。
(3)临床营养治疗:临床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
(4)药物治疗: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
(5)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此类手术是通过缩小胃容积和/或缩短小肠有效长度,以达到限制摄食量和/或减少营养吸收,从而减轻体重。
五、治疗为辅,预防为主
(1)对儿童、学校和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使家庭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或消除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2)生长监测: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格生长监测,采用体重、身长(身高)或BMI生长曲线图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
(3)关键期的预防措施:重视孕期母亲体重管理, 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婴幼儿期注重合理喂养, 保持婴幼儿适宜的生长速度。学龄前期培养正确的饮食行为观念和运动习惯。学龄期平衡膳食,规律运动,监测体重。
参考文献:
[1]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
[2] 儿童保健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