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发集团网站网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院动态 > 各病院动态

各病院动态

世界慢阻肺日|咳、痰、喘?你的肺功能还好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1     作者:   分享到:

清晨起床就咳嗽、咳痰?

稍一运动就胸闷气短?

……

当身体出现这些情况

要当心

有可能是慢阻肺!

 微信图片_20241120160200.jpg

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为倡导大家主动学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肺功能检查的重视程度,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11月20日上午,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必发集团网站网址临床第二党支部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主题义诊活动。

 微信图片_20241120160151.jpg微信图片_20241120160204.jpg

义诊活动现场,刘志燕主任医师带领医护人员为广大患者朋友答疑解惑,科普慢阻肺基本临床知识,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慢阻肺,实现慢阻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科普课堂

1. 认识慢阻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因其发病隐匿,病情发展相对缓慢,在发生明显的肺损伤之前,慢阻肺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患者容易在疾病早期忽视,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逐渐加重,但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肺功能损伤,甚至已经并发其他疾病。因此,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尽早发现并治疗,至关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患病率较高,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达13.6%,患者人数近1亿,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但其患病知晓率为0.9%,肺功能检查率为4.5%,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的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科普教育、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亟待加强。

 微信图片_20241120155703.jpg

2. 慢阻肺高危因素有哪些?

1)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烟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气道管壁,抑制支气管黏膜纤毛的活动,影响肺泡作用。

2) 空气污染、粉尘/烟雾职业暴露: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质和有害气体物质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

3)呼吸道感染: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4)遗传因素: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与慢阻肺有关的基因位点众多。

微信图片_20241120155701.png 

3. 慢阻肺症状表现有哪些?

1)慢性咳嗽:通常是慢阻肺的首发症状,初期为间歇性,后期变为持续性。

2)咳痰:早期可能只有少量痰液,但病情进展后,痰量可能增多。

3)呼吸困难、气短: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4)喘息和胸闷:由于肺部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伴随胸闷和胸痛。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1120155746.png

4. 如何识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关注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是慢阻肺的常见症状。若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了解家族史:若家族中有慢阻肺病史,个人患病的可能性会增加。应关注自己的呼吸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

3)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气道的阻塞情况,及时发现病变。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1120155717.png

5. 如何预防慢阻肺?

l 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可有效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l 减少职业和环境污染:加强防护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尽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外出。

l 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做好手部卫生等方式预防呼吸道感染。

l 合理膳食,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养成锻炼的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慢阻肺的发生。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自身疾病管理。

一是要学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简单的呼吸操等呼吸康复技能。

二是要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呼吸道防护,戒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三是要正确、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使用效果、操作方法和不良反应;定期到医疗机构或接受基层医生随访,每年至少做1次肺功能检查。

四是要结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制氧机或呼吸机,储备急救药品。

五是要学会识别病情的急性加重,当近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既往明显加重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微信图片_20241120155658.jpg